栏目: 中国民俗文化   作者:佚名   热度:

  作为地质奇观,张掖丹霞地貌奇观形成于600万年前的第三纪晚期。在这个造山“英雄”辈出的时期,欧洲的阿尔卑斯山、非洲的阿特拉斯山、亚洲的喜马拉雅山、北美的落基山和南美的安第斯山等大咖,均悄然升起在这个时期。

  张掖丹霞景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境内,祁连山北麓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在方圆一两百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在阳光映衬下,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呈现出彩虹般的斑斓色彩,展示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自然造化之手,把祁连山雕琢得奇峰突起、峻岭横生、五彩斑斓。调和出红、黄、橙、绿、白、青灰、灰黑、灰白等等丰富协调的色系,用那错综的线条、斑斓的色调,涂染出壮美的画图,把无数的沟壑 、山丘,装点得绚丽多姿,如同一副副巨型山水画,形成了一个迷幻的童话世界。七彩峡、七彩塔、七彩屏、七彩链、七彩湖、七彩大扇贝、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观,令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张掖丹霞已经被评为中国“最美七大丹霞之一”,成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让"金张掖”的含金量更加饱满。它同横亘绵延的祁连雪峰,贯穿张掖全境的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形成的湿地,以及众多的名胜古迹,吸引了很多国内外学者、艺术家和游人前来参观访问,为当地政府和百姓带来不菲的收益。

“摄影与文旅”的对话——张掖丹霞地貌发现与景区开发中的摄影故事

丹霞舞飞天  瞿娟 摄影

  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这些年,河西走廊旅游业蓬勃发展,张掖以丹霞地貌景观打造为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游客呈现几何式增长态势。据相关资料:2011年景区接待游客为16多万人次,次年便猛增到25多万人次;2013年接待游客达42多万人次,2015年接待的游客达到70万人次。2022年,张掖市以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为主导的旅游“五张名片”,共接待游客1505.75万人次,同比增长36.8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47.69%。连续5年保持了40%左右的增幅,旅游综合收入占GDP的比重从4.3%提高到20.3%。2019年,张掖七彩丹霞景区跻身全国两百万人次接待大景区行列,成为全省成长性最好的大景区。张掖丹霞旅游的兴起,为带动当地经济、致富一方百姓、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为张掖扩大知名度、推动甘肃旅游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掖丹霞之美,不仅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的目光,也日益成为摄影、绘画、电影等艺术家们的创作乐园。姜文执导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钱雁秋编导的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和张艺谋执导的《三枪拍案惊奇》均在这里拍摄,将神奇而美丽的丹霞风光搬上荧幕。

  丹霞是天地的安排,是自然的造化,是大地母亲给张掖人民最佳的馈赠,也是给中国乃至世界的最美丽的图画——十几年来,张掖丹霞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和“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还被美国《赫芬顿邮报》评选为全球最刻骨铭心的22处风景之一。

  古老的丝绸之路,是中外民族交流融汇的友谊大道,是中外文化包容借鉴的开放大道。张掖丹霞是镶嵌在丝绸之路的一颗七彩明珠,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中,张掖丹霞将以崭新的姿态,为铺筑崭新的开放大道谱写绚丽华美的乐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千年“舌尖非遗”天水呱呱:用“勺”搅出的生计与乡愁

下一篇:《凉州十八拍》 当代文学的厚重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