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中国民俗文化   作者:佚名   热度:

  丹霞地貌风景的发现,受到中共张掖市委、张掖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指示有关方面加以研判,并协调拔出经费,支持出版了《丹霞奇观》彩色画册(香港科文出版公司出版),时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甘肃摄影家协会主席王杰撰文介绍,并担任责任编辑。

  画册序言写道,郑复新同志在闲暇之余跑遍方圆数百平方公里的峡谷山峁,用镜头记录下了那令人震撼的精彩画面,为我们揭示了张掖丹霞地貌的奥秘。其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更重要的是率先展现了一处独特的地质奇观,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  

  序言还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希望大家都给予关心和支持,积极参与宣传、开发,使之成为张掖的一张“名片”和品牌,成为张掖的一道亮丽的旅游风景线,为促进张掖文化和经济的繁荣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正是因为有张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推动,新闻媒体陆续不断进行大量宣传报道,打造张掖“名片”和品牌,开发亮丽的旅游风景线,被提上日程。

  之后,郑复新拍摄的“张掖丹霞”组照,入选参加了第21届全国摄影艺术展,并获优秀奖;同年,其20幅作品组照入选参加第6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展览,其间,张掖电视台作了专题采访报道。

“摄影与文旅”的对话——张掖丹霞地貌发现与景区开发中的摄影故事

世界各地游客游丹霞  瞿娟 摄影

  张掖丹霞屡获殊荣

  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选美中国”活动把张掖丹霞评为全国七大丹霞的第六名,这也是张掖丹霞首次得到了国家级专业权威刊物的认可。著名的地理学家中山大学黄进教授誉为“张掖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中国第一”,“张掖彩色丘陵中国第一”。

  2005年12月29日,甘肃张掖丹霞地貌旅游区总体规划通过论证。2006年7月26日,第十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专题举行张掖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讨会,张掖丹霞地貌被推荐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关于“中国丹霞地貌”联合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倡议书》被作为大会文件通过。

  2009年8月,张掖丹霞地貌被《图说天下·国家地理》编委会评为“奇险灵秀美如画——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之一。2010年8月2日,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提名项目“中国丹霞”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1年,张掖丹霞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10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2011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3A级旅游景区。2011年11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张掖国家地质公园“。2013年3号公告,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七彩丹霞景区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5年7月,全国多家知名网站评选公布了“全球25个梦幻旅行地”,张掖丹霞与湖南张家界两大旅游景区上榜。

  张掖丹霞出名后,不断出现到底谁是第一个发现它的人的争论。有说是郑复新的,也有说是当地一位叫雷兴义的农民牧羊时发现的。客观地说,张掖独特的彩色丘陵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几百万年,几千年来在华夏大地上不乏亲历现场、亲眼目睹的人,特别是最近几十年,在这块人迹罕见的山区,也不乏有牧羊人和地质考察者的足迹,甚至有个别摄影爱好者偶尔所至,匆匆而过,拍了照片,也并没有发现其独特的文化旅游价值。据摄影家王杰先生讲,早在他发现和郑复新拍摄之前的1986年,国家石油部曾派遣科考和摄影家小组,在直升机上拍摄这一带地质地貌,编印过一部大型画册。时为玉门《石油工人报》摄影记者的崔世源参加摄影,其所拍彩色的丹霞地貌图片,就收入在这部画册中。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千年“舌尖非遗”天水呱呱:用“勺”搅出的生计与乡愁

下一篇:《凉州十八拍》 当代文学的厚重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