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作者:刘继兴

军水师统帅。先后被朝廷授为金华知府、广东按察使、安徽巡抚、太子少保、漕运总督、水师提督、兵部右侍郎、署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他视富贵如浮云,一生中曾六辞高官。所以当时民谚有“彭玉麟拼命辞官,李鸿章拼命做官”。

 

第一次是辞去安徽巡抚(相当于安徽省长)之职。当时是在咸丰十一年,彭玉麟官职是安徽布政使(相当于副省级)衔水师统领。曾国藩任两江总都,把所属三个省份的巡抚任给他的三个亲信,任彭玉麟为安徽巡抚。他却一连三次辞谢,其理由是已习于军营而疏于民政,请朝廷勿弃长用短。朝廷真只好收回成命,改任他为兵部侍郎,依旧留在前线督带水师,他这才坦然接受。

  

第二次是在同治四年二月,朝廷任命彭玉麟署理漕运总督。漕运,就是解往京师粮食货物的水上运输业。漕运总督掌管鲁、豫、苏、皖、浙、赣、湘、鄂八省的漕政,是众人所垂涎的天下一流肥缺,多少人梦寐以求,谋之不得,而彭玉麟却视之如草芥,两次上书谢绝,理由除了不懂漕政外,又加上性情褊急、见识迂愚,不会与各方圆通相处。自称“臣以寒士来,愿以寒士归也。”对于彭玉麟固请力辞不愿为官的行为,清廷很感奇怪,当时官场里的人也极不理解,甚至有人出面向清廷建议,以他不受命,近乎矫情而处分他。曾国藩闻讯,出面为他说情,他说:“查彭玉麟自咸丰三年初入臣营,坚与臣约,不愿为官,嗣后屡经奏保,无不力辞,每除一官,即具禀固请开缺。咸丰十一年,擢任安徽巡抚,三次疏辞,臣亦代为陈情一次,仰邀允准。此次亲奉恩旨,署理漕运总督,该待郎闻命悚惶,专折沥陈。顷来金陵,具述积疾之深,再申开缺之请,臣相处日久,知其勇于大义,淡于浮荣,不愿仕宦,份出至诚,未便强为阻止。”清廷看了曾国藩的这篇奏折,才冰释狐疑,准予彭玉麟之所请。 

  

第三次是在同治七年六月,彭玉麟上疏请辞已当了六七年的兵部侍郎。原因是当年从军时,三年母丧只守了一年,现在国家安定,他理应解甲归田,将剩下的两年补满。这次朝廷看他情恳意切,便同意了他的请辞。

 

第四次是彭玉麟离职休养三四年后,朝廷又任命他为署理兵部侍郎兼同治帝大婚庆典宫门弹压大臣。待到庆典一结束,他立即上疏请辞署理兵部侍郎。朝廷接受后,又交给他一项差使,即每年巡视长江水师一次。

  

第五次彭玉麟是在光绪七年七月,朝廷任命他为署理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两江辖地广阔,又兼物产丰茂,南洋通商大臣一缺更是权大责重,一向非名宦宿臣不能任命。朝中重臣曾国藩兄弟、李鸿章、刘坤一等人都曾任过此职。让66岁的彭玉麟出任两江总督,说明朝廷对他的倚重,但他就是不领这个情,接旨后即上疏请辞,隔日后又再次上辞疏。朝廷无奈,只得把此要缺交给左宗棠。

  

第六次是在光绪八年,朝廷任命彭玉麟为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长)。与过去一样,他接旨后即请辞,朝廷未准。不久,中法战争爆发,朝廷命他率领旧部将士并增募新军,迅速前往广东部署海防。他认为此时是临危受命,不宜再辞,便以衰病之躯奉旨赴粤,带领所部驻扎南海前线,整修虎门要塞,加强沿海完备,遣部将防守钦州、灵山。多次上疏主战,战后疏请严备战守,以防后患。中法战争胜利结束后,光绪十一年三月,他便上疏请辞兵部尚书之职,朝廷未予接受。他又于这年八月、第二年八月、第三年七月、第四年六月接连四次上疏请求辞职。鉴于他的执着,朝廷只得接受。

 

“不要命”、“不要官”之外,彭玉麟还有一大美德,即“不要钱”。咸丰四年(1854)冬,彭玉麟率湘军水师配合陆师攻陷了太平军的要地田家镇后,清廷奖给他4000两白银,他却转而用于救济家乡。他在给叔父的信中说:“想家乡多苦百姓、苦亲

|<< << < 1 2 3 4 > >> >>|


·上一篇文章:始于两个女人的“皇太叔之乱”
·下一篇文章:史上唯一与亲生母亲终生乱伦的荒唐皇帝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xiaoshuodu.cn/news/gudian/1061418223696IIDA412K1JBKJAH755.htm


【相关内容】

齐文姜:艳星洗底记之从荡妇到军事家

佚名

北洋军阀头子们的结局:一个军事政治集团的始末

佚名

史实:从一名荡妇到重权在握的军事家

藏东浪人

大翻案:军事奇才魏延被无能的诸葛亮所陷害

孤独刀客

大清皇帝是如何选美的

佚名

齐文姜--艳星洗底记之从荡妇到军事家

佚名